国新办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了 2022 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、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表示,2022 年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,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 1.2 万亿元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一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全面建成。东西南北中五大国家顶级节点和两个灾备节点全部上线,二级节点实现了 31 个省(区、市)全覆盖,服务企业近 24 万家,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了 240 余个,其中跨行业跨领域平台达到 28 个,有力促进了产品全流程、生产各环节、供应链上下游的数据互通、资源协同,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。
二是“5G + 工业互联网”512 工程圆满收官。打造了 5 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,为工业企业应用 5G 技术提供服务支撑。在汽车、采矿等十余个重点行业建设了 4000 多个项目,协同研发设计、远程设备操控等 20 个典型应用场景加速普及,有力促进了企业提质、降本、增效。工业 5G 融合产品日益丰富,模组价格较商用初期下降了 80%。各地掀起了 5G 全连接工厂建设热潮,加速 5G 向生产核心控制环节进一步深化拓展。
三是赋能行业转型呈现千姿百态。针对产业共性需求,打造了一批应用推广服务载体,培育了“低成本、轻量化”的解决方案,降低了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。聚焦各行业特性,制定推广钢铁、电子等 10 余个重点行业的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指南,引导行业企业因业制宜、因企制宜开展工业互联网应用。破解短板弱项,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,加快关键技术产品攻关和产业化,发布了一批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,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。
|